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天坛医院告别天坛之后……_天坛医院:从老院区到新院区的华丽蜕变

王女士是河北省的一位患者,她刚刚乘坐火车抵达北京,便匆匆赶往天坛医院,为了第二天能够挂上专家号,她提前来到医院“踩点儿”。走进医院大门,她马上发现了门诊服务中心西侧的玻璃门上写着“24小时自助服务区”的标识,她高兴地发现,这里不需要排长队,也不需要等待很久,她只要在服务区里的自助终端设备上操作一下,就可以轻松地预约到自己想要看的专家号。
天坛医院的神经内外科是全国闻名的,每天都有许多和王女士一样,从各地赶来的患者。但是现在的天坛医院,已经不是以前的天坛医院了,门诊大厅不再是拥挤和喧闹的,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宽敞和有序的。
这要归功于5年前,天坛医院从南二环搬到了南四环,医院的建筑面积从9万多平方米扩大到了35万多平方米,病床数从950张增加到了1650张,同时,医院也实现了智慧化和创新型的“华丽转身”。
天坛医院的故事,也是北京的故事。近年来,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逐渐从中心城区向外扩散,“看病难”的问题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天坛医院新院区的门诊大厅。
天坛医院老院区的门诊大厅。
“老天坛”给天坛添堵
每日排队成常态
还记得当年位于天坛公园西南角的天坛医院老院区吗?很多人对那里的情景仍然记忆深刻。
“天坛医院有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但也给周边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住在天坛医院老院区附近的赵女士说,老院区的大门正对着天坛南里、木料巷、天坛西胡同三条路的交汇处,这里经常是“堵车重灾区”,各种车辆堵成一团,“如果碰到送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车,就更麻烦了,动弹不得,让人着急不已。”
在路上“排队”,进了医院还要“排队”。天坛医院门诊部主任张悦说,搬迁之前,医院每天早上7点开始发放当天的号,但是往往一过午夜,就有患者来排队了。“到了凌晨四五点,挂号的长龙从门诊大厅排到院子里,还要拐一个弯。”
同时,天坛医院每天的人流量,也影响了天坛公园历史风貌的恢复。
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1998年12月2日,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时,我国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到2030年,将恢复古坛的完整风貌。申遗成功20多年来,天坛公园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遗产保护工作。
“老天坛之痛”是城区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一个缩影。而医疗资源向外疏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天坛医院的外迁“势在必行”。
2013年12月26日,位于南四环花乡桥的“新天坛”正式奠基;2018年9月1日,医院正式开始整体搬迁;2019年1月30日,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正式开诊。
医院搬迁后,天坛医院旧址的部分楼体已经被拆除,未来将通过留白增绿等措施,提高周边环境的品质,帮助天坛恢复历史风貌。
“路通了,心情也通了,家门口多了口袋公园和绿地,居住环境舒适多了。”居民赵女士最大的感受是,周边的环境密度明显降低了,交通拥堵的“老难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来“新天坛”看病
不再“心烦意乱”
“现在不用提前很久出门了,医院的地面和地下停车位比老院区多了很多,就算是就诊高峰期,也只要稍微等一下就能进门。”今年2月,孟先生带着妻子来到天坛医院新院区看病,走进明亮宽敞的门诊大厅,没有了拥挤的人群和漫长的等待。孟先生和其他患者一样,在自助机上拿出事先在手机上预约好的号,按照精确到30分钟的预约提示,从容地等待着……孟先生说,来“新天坛”看病,不再“心烦意乱”。
除了不拥挤,新院区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上周二,住在怡海花园小区的陆先生按时来到天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周炜的诊室复查。陆先生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定期复诊、长期服药。

赞(0)
修元健康网 » 天坛医院告别天坛之后……_天坛医院:从老院区到新院区的华丽蜕变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