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始】
交大医学院始终紧跟国际科学前沿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2023年,交大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获批795项,占交大总数的53%,连续14年位居全国医科院校之首。
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和重大项目方面,交大医学院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9项、重点项目11项、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重点支持)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项、区域联合重点基金7项、原创探索、临床+基础联合申请等重点专项项目10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3项。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2023年交大医学院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细胞命运调控与眼健康),获得经费6000万。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最高定位、最大规模的科学基金项目,旨在汇聚国内优秀科研力量,打造国际一流的原创成果,占领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
此外,2023年度,交大医学院还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8项,课题40项,在国内医学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近年来,交大医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实施“医学+ X”发展战略,围绕医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平台建设、团队协作、人才培养,不断完善科研体系,提高科研效率。
一方面,交大医学院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领域进行重点布局,营造一流的科研氛围,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全力推进肿瘤、脑科学、代谢、免疫、衰老等方面的原创性和引领性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近年来,交大医学院先后成立了上海市病毒研究院、松江研究院等国际化的学科平台,成立了医学装备与技术研究院、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等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持续推进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的实体化建设;深化与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共建数字医学研究院,设立数字医疗、数字公卫和数字监管分中心;努力打造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头等舱”。2023年,交大医学院新增立项视觉系统疾病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麻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新增上海市重点实验室4个。
另一方面,交大医学院按照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出台了《创新团队管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以团队发展模式和创新收入分配机制为重点,优化了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环境,跨单位、跨领域、跨学科建设了创新团队。推行“1+2”的建设模式,每个创新团队由1个核心团队和2个协同团队组成。创新团队遵循“需求导向、优势引领、协同交叉、培育提升”的原则,强化典型示范,打好团队建设的“组合拳”,引导不同学科的思想碰撞和融合,着力推动原创性、协作性、交叉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产出,培养符合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科研团队和人才梯队,2023年完成了中期考核,创新团队的整体建设成效显著,为医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交大医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的理念,加快培养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面向世界吸引顶尖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有计划、有策略地扶持青年人才,打好青年人才发展的“组合拳”,使一批青年才俊崭露头角。十四五以来,交大医学院已新增院士4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89人,人才“集聚”效应显现,初步形成了“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怀而来”的人才格局。【正文结束】
795项!连续14年保持全国医科院校第一_交大医学院:科技创新的领跑者
相关推荐
- 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科_这里写一个有创意和深度的标题
- 益阳市中心医院召开新年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_益医人新春启航,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深刻吸取北京某医院火灾事故教训,佛中医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工作_佛山市中医院从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事故中汲取教训,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 天坛医院告别天坛之后……_天坛医院:从老院区到新院区的华丽蜕变
- 西安市儿童医院最新就诊公告_西安市儿童医院门诊公告:疫情期间如何安全就医
- 北京儿童医院托管河南省儿童医院_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与河南省儿童医院携手共建 国内首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河南诞生
- 独立学院转设重启!全国又一所“药科”大学诞生_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海洋与医药的融合之作
- 四个医生创立:百年历史的“世界第二大医院”_克利夫兰诊所:百年风雨,医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