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身上有个“降压奇穴”,每天按一按,血压蹭蹭往下降,还能预防动脉硬化、脑中风

脑溢血,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中医认为:脑中风并非突然发生,而是经过一系列逐步发展的过程:

正气不足 → 气血失调 → 风火痰瘀 → 阻滞脑络(小中风) → 病变深入(中风)

如果我们正气不足,再加上饮食不当和睡眠问题,就可能导致气血失调。

这时可能会出现早期的高血压,血压可能达到临界值140/90,很多人往往对此不够重视,最终可能导致脑中风。

怎么降血压,改善脑中风呢?

冯名雨
4cm桑皮纸艾条,药力好,火力猛,渗透力强,见效快
(戳上图,可进店)

 

1.气血失调和高血压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元素。

在正常情况下,气能够推动血液在血脉中平稳流动,但如果气不足或过旺,它推动血液的速度就会变化血液流速的变化会对血管产生不同的压力。

因此,一旦身体出现气血失调的情况,就会影响到血压,长期下去可能会发展成高血压。

气血失调的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耳鸣、舌红苔黄。

 

那么,如何在气血失调?可以试试:百会穴。

一轻敲:用梅花针轻敲头顶的百会穴。

百会穴是众多经脉汇聚的地方,它与大脑相连,调控大脑的多种功能。

通过梅花针轻敲,来激活这一穴位的精气,可以达到「清肝明目、降低血压」的效果。

提醒:在操作时一定要避开风口,「不要在空调下或出汗时进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毛孔是张开的,风寒容易侵入,导致头痛。

 

二艾灸:艾灸是火,百会穴所在的位置有头发,用间接艾灸居多。

会隔姜灸的,用隔姜灸,生姜有温热感就可以换艾绒了,别等到太烫的时候再换,那时就晚了,头发容易焦黄;

不会隔姜灸,用头部耳朵艾灸罐,像个头戴式的耳机一样,装上艾柱直接艾灸头顶,也可以艾灸耳朵。

耳朵上有人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艾灸耳朵相当于给各个脏器按摩,养生效果很好,还能解决耳鸣和耳聋。

「百会穴」:头顶旋的位置。

 

2.阻滞脑络

在高血压初期,没有及时使用百会穴来平衡阴阳。

时间一长,血瘀和痰瘀就会阻滞脑部的经络,好比河流的流速慢了,有很多的泥沙堆积的在河底,抬高了河床,增加了河道被毁的风险。

血压偏高,还可能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可能诱发小中风(腔隙性脑梗塞)。

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引起重视,我们仍然有机会逆转病情,避免最终发展成为严重的大中风,也就是「脑溢血」。

阻滞脑络的症状包括:短暂的身体局部麻木、一侧肢体无力等,这些症状有时可以自行缓解。

 

此时会用到降压奇穴:人迎穴。

在6月初,微信群的学员李xx,男,20岁。

自述:患有高血压已两年,期间症状时有发作,最近一次持续了半个月以上,虽经多方治疗仍未见明显好转。

主诉:全身乏力,头晕目眩,情绪波动较大。

舌苔呈黄色,测量血压为160/90。鉴于患者性格急躁,易怒,每次大发脾气后血压升高,我认为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我给他的建议是:人迎穴所在的脖子前方,涂抹蓝色艾草精油后,用纯铜刮痧板从上往下,轻刮痧。

辅助艾灸:人迎穴,曲池穴,百会穴,合谷穴,太冲穴。

现在,血压稳定在130/80。

人迎穴位于颈部,距喉结旁约1.5寸处,正好颈总动脉搏动的位置,把手指按压在这儿能感到脉搏跳动。

在中医里,人迎穴被视为气海输送的门户,具有「调气和补气」的重要作用。

刺激人迎穴可以「触发降压反射,从而快速降低血压」

此外,人迎穴还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即在血压升高时能帮助降压,而在血压偏低时则能帮助升压。

「人迎穴」:距喉结旁约1.5寸处,正好颈总动脉搏动的位置,把手指按压在这儿能感到脉搏跳动。

 

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我特意整理出了10道护血管美食,帮大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养护血管、滋阴润燥、预防血栓、调节血脂·…健康温暖过秋冬!有需要,可以添加我的微信:11772667,回复「10道美食」,我把做法发给大家。

赞(0)
修元健康网 » 身上有个“降压奇穴”,每天按一按,血压蹭蹭往下降,还能预防动脉硬化、脑中风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