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分类:经方杂谈
阅读(13) 评论(0)
组方:人参、附子、白术、桂枝、生姜、红花、甘草各15克,茯苓、白芍、泽泻、丹参、葶苈子各20克。
主治:充血性心衰,证属心肾阳哀,水气凌心,血络瘀阻。症见心悸气短,手足厥冷,自汗乏力,小便不利,双下肢浮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青紫;舌滑润,脉沉细涩。
组方:人参、附子(先煎)、桂枝、麦冬、五味子、红花、赤芍各15克,黄芪25克,丹参、甘草各20克,小麦50克,红枣5枚,鸡血藤30克。
主治:充血性心衰,证属心阳虚衰,血络瘀阻。症见心悸气短,周身乏力,手足不温,形寒肢冷,口唇紫黯;舌紫黯,脉沉迟或出现结代。
处方:附子15克(先煎),白术25克,赤芍15克,茯苓、泽泻、葶苈子各30克,白茅根50克,红花、丹参各20克,当归30克,怀膝20克,猪苓25克,益母草30克,大黄10克,郁李仁15克,大枣10枚。
主治:充血性心衰,证属心阳虚衰,水气凌心,血脉瘀阻。
临床应用:患者为73岁男性,冠心病史30余年,逐渐恶化为充血性心衰。自觉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后背冰冷不温,小便少,240毫升/24小时,大便秘结,一周一行,活动后则心悸气短加重明显。
口唇颜面发绀,肝大位于右锁骨中线5厘米,质地硬,心率115次/分钟,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舌红紫而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伏。给予处方3,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14剂,心悸气短明显减轻,夜间可平卧,大便通畅,两日一行,尿量1300毫升/24小时。
舌紫有瘀点瘀斑,苔白,脉沉,前方去大黄,加车前子20克。服药21剂,浮肿明显减轻,心悸气短进一步好转,排尿1700毫升/24小时。病人共服药54剂,状态已如常人,停用汤药,以温阳益心饮加味配成丸剂或散剂服,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