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莱菔子能防癌?还有急救妙用……

导读:今天学习中药莱菔子的应用、功效。

破地锥 — 莱菔子

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值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齑。          — —元·许有壬

许有壬,(1287~1364),元朝汤阴人,字可用。延祐进士,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工于文辞。在《咏萝卜》这首小诗里,浅显明白地向读者介绍了萝卜的栽培技术和要求,说明了它的长相特色和食用价值,表达了作者对萝卜的推崇和喜爱之情:

清宫轶事两则

据《清宫秘史》云:光绪皇帝患有痰涎壅盛,脘腹胀痛之证,要太医开补药吃,太医遵旨,光绪服后,症情非但不减,反而加剧。后来,太医院的下医在煎药时,偷偷在药中加入一把莱菔子,因莱菔子能行气健胃,消食化痰,故而皇帝吃了此药,一剂病减,二剂身轻,三剂病愈。光绪是个短命皇帝,他4岁登基,在位34年,38岁即夭亡。有人说光绪短命之由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失利,但其滥用补药,不注意养生,也是过早夭折的一个因素。在这一点上,康熙就与光绪不同,康熙熟谙医理药性,从不乱服补药,认为“服补药大无益”,所以,他能摄政61年,享年69岁。

据传,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有年慈禧做寿,游园看戏,又品尝御膳房特地为她做的有“寿”字图案的各色精美佳肴,慈禧一时高兴,多吃了一些,因此而病倒了。由于精力日渐衰退,慈禧命御医每日给予上等人参,煎成“独参汤”进行滋补。开始疗效不错,但到后来,日复一日,非但不见效,反而觉得头胀、胸闷、食欲不佳,还常爱发怒,大怒之后,常见鼻流血。太医院的众多御医束手无策,即张榜招贤:“凡能医好太后之病者,必有重赏。”转眼3天,有位走方郎中(也有资料说是下诏苏州名医曹沧州进京为慈禧治疗),对皇榜细加琢磨,悟出太后发病的机理;便将皇榜揭了下来。郎中从药箱内取出3钱莱菔子,研细后加点面粉,用茶水拌后搓成3粒药丸,用绵帕一包呈上去了,并美其名为“小罗汉丸”,嘱咐1口服3次,每次服1粒。说也奇怪,太后服下1丸,止住鼻血,2丸下去,除了闷胀,3丸服下,太后竟然想吃饭了。慈禧大喜,即赐给郎中一个红顶子(红顶子是清代官衔的标志),这就是当时盛传的“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的佳话。

莱菔子俗称萝卜子,是中医常用的化痰、行气、消积药,古称“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名医张锡纯对它颇多赞誉,认为“无论生或熟,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一般中医都说,大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莱菔子也不例外,主张气虚者慎服。《本草从新》还说:“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但张氏指出:“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乎”。上面两则清宫轶事,说明莱菔子能解除滥服人参所致的毒副作用。很多人认为,吃人参不能吃莱菔及子,或曰人参不能与莱菔同吃。可古今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萝卜子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或曰“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著”。有关这个问题,在“神草 — 人参”一文中,已有论述,可供参阅。

十月萝卜小人参

萝卜其药名为莱菔,据《王祯农书》云:“萝卜一种而四名,春曰破地锥,夏曰夏生,秋曰萝卜,冬曰土酥,谓其洁白如酥也”。莱菔古代称菘,李时珍说:“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上古之时称之“芦萉”,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葡”。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始称之“萝卜”。萝卜营养丰富,是秋冬季家常蔬菜之一,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并制成品种繁多的名菜畅销国内外。如天津的沙窝萝卜,皮薄光洁,脆甜味浓,为天津独有的传统出口蔬菜之一。河南杞县的酱红萝卜,始自清代嘉庆年间,被列为古杞三宝之一。山东潍县萝卜有“水果萝卜”,美称,有里外全是青绿色或均呈玫瑰红色的,青脆可口,甜而不辣,群众誉之为“心里美”“赛过梨”,远销中国香港、新加坡,萝卜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物质,其中有一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等。还有一种辛辣物质“芥子油”,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能,所以,民间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

萝卜既是蔬菜中的佳品,又是医食兼优的中药,能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等。无怪乎民谚中说:“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萝卜善消食积,其中尤善消面积。据史料记载,过去有位婆罗门僧从东方来,见到当地百姓大吃面食,很是惊讶,认为麦乃大热有毒之品,何以能食。后来看见饮食中有萝卜,这才认为萝卜能消面积,解麦面之毒。从此以后,婆罗门僧“食面必啖莱菔”,或者把萝卜捣烂制成面食,“饱食亦不发热”。

关于萝卜消面食积,还有一传说。《洞微志》云:齐州有人病狂,云梦中见一红裳女子,引入宫殿中,小姑会,每日遂歌云:

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

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葡火吾宫。

有一道士解释说:“此犯大麦毒也。”医经云,萝卜制面毒,故曰“火吾宫”,火者毁也,遂以药并萝卜治之,果愈。据资料记载,萝卜与地黄同服,可使头发变白。《国老谈苑》记有一则故事:“寇准年三十余,太宗欲大用,尚难其少,准知之,遂服地黄,兼饵萝菔以反之,未几,髭发皓白。”此外,《延寿书》云:李师逃难入石窟中,贼以烟熏之垂死,摸得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苏。根据这一描述,今时有报道,用萝卜汁频频灌服,对煤气中毒急救有效。在危急而又缺医少药之时,不妨一试。近几年发现,原苏联民间用萝卜汁加蜂蜜治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经动物实验证明有确效,还可以防止胆石形成而应用于胆石症。不仅如此,还有发现萝卜有抗癌作用,所含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和一种酶能分解致癌的亚硝胺,起到防癌作用。民间也经常用萝卜刨丝,压取其汁,令病人仰卧,滴入痛侧的鼻孔内,治疗偏头痛颇有效果。此方载于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原是宋太祖时宫廷秘而不传的一张效方,因治愈王安石的偏头痛,又经元人艾元英《如宜方》和李时珍《本草纲目》辗转引录,才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

END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自《中药趣话》,王焕华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本公众号仅用以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0)
修元健康网 » 莱菔子能防癌?还有急救妙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