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身体缺少水分,可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家都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补充水分,但是曾经生命垂危,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的刘先生却说,他的这个疾病有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水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种会“伤心”的水到底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如何避免它呢?
后来医院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请来了今天的专家刘主任,经过中药的调理,只用两个礼拜的时间,刘先生的症状就开始减轻,从只能坐轮椅,到现在可以一天走上万步。
我们一般认为冠心病和血瘀有关,但是刘先生却不是因为血瘀,而是体内“水多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心脏疾病包括我们刚刚讲到心衰来说,血瘀的确是一个众所周知致病因素。但是除了血瘀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却很少为人所知,这个致病因素的名字就叫做——水饮。
这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那么,这个可怕的水饮容易找上哪些人呢?它又是如何“伤心”的呢?
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
③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④过量饮水的人群
最后一条过量饮水,尤其是老年人要格外注意。老年人的脏器功能会有所减弱,过量饮水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喝多少才适合呢?
正常成年人,一日的饮水量是八杯水,即2500毫升左右,但是心衰患者因为心脏功能已经虚弱,不可以饮用这么多水。
临床上,控制饮水量是心衰护理非常重要的一环,严重的心衰病人几乎控制在800毫升以内,不是非常严重的,也不适宜超过1500毫升。老年人有或多或少的心功能不全情况,即使心脏功能尚可,因为自然衰退,代谢能力多少都会比年轻时弱,因此,也不应该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
关于老年人饮水,有两个指导性意见:
注意观察自己的排汗与排尿量是否与饮水量相平衡,也可以通过称体重的方式来观察。比如体重无故增加,可能就与饮水过多,产生水饮蓄积体内有关。
老年人可以每天多喝几次水,每次只喝一到两口,避免一次性水液摄入过多,导致代谢失调,产生水饮。
专家还告诉我们,体内有水饮,其实可以从外观上看出来,我们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相似的症状。
◎水色是指当人的眼眶或面色变得青黑,因为肾气亏虚时往往容易产生水饮,黑为肾之色,由于肾虚水饮而引起的面部颜色变化就被称为水色。
◎水睑指的眼睑浮肿,刘主任讲解尤其是上眼睑的浮肿更能提示水饮的存在。而除了眼睑之外,脚踝部的浮肿也是水饮的一个典型特征,大家应该提高警惕。
◎水舌指的水润的胖大舌,它多由于脾虚产生的水饮所致。
早期水饮最容易体现为体表的浮肿,比如眼睑和下肢的浮肿,当水饮进一步发展后,就会影响人体的脏器功能,出现心悸、气短、胃脘胀满、腹胀、食欲不振、小便少、腰酸腿软、下肢水肿等症状。
人有五脏: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水液首先到脾,通过脾胃的运化,再到达肺,肺下输到膀胱,最后排出体外。所以最容易产生水饮的三个脏器就是:肺、脾、肾。
这是因为心和肺同居上焦,所以肺对心脏的影响最大。另外,心主血脉,肺朝百脉,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既然水饮会伤害心脏,那么它又该如何祛除呢?
名中医最爱用的利水方
祛水饮,就要利水,我国中医心病科泰斗许心如许老,从6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利水之法——泻肺利水方,专门治疗和调理心衰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整个方子组合起来就有益气、泻肺利水、扩张血管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如果我们出现一些心力衰竭的前兆,可以去医院请医生诊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处方,然后遵医嘱服药。
而针对没有疾病的人群,或者没有到达心衰只是有些普通心脏慢病的人群,刘主任带来了一个适合日常生活中护心利水的小茶饮。
当发现身体中已经有一些水饮的症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选择一些利水的食物。
冬瓜本身有清热利水的作用,但是利水作用最强的其实是冬瓜籽和冬瓜皮,同样,瓜类的食物大部分都有利水的功效。而薏仁、山药、白扁豆是以健脾达到利湿祛水的作用,另外黑豆、玉米须也有益肾利水的功效。
刘主任建议大家,如果您体内也有一些水饮的症状,可以适量多吃一些这样的食物,能够帮助我们把水饮代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