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以手背的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主要接触面,紧贴患者的皮肤,在腕关节和前臂的协调配合下,使手背在患处不断地滚动摩擦,产生一种轻重交替的刺激效果,这种手法叫做法。
【操作方法】
1、小鱼际法
将拇指伸直,其他四指自然弯曲,小指和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弯曲成直角,其他指关节的弯曲程度逐渐减小。手背呈弧形,沿着掌横弓的方向排列,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贴住患者的皮肤。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范围的屈伸运动,使小鱼际和手背的尺侧部在患处不停地来回滚动。
(小鱼际法(回))
(小鱼际法(出))
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贴住患者的皮肤,以第四掌指节到第五掌骨基底部和掌背尺侧缘构成的扇形区域为滚动的力点,腕关节稍微屈曲并向尺侧倾斜,其他的准备姿势和法相同。手法的运动过程也和法一样。
将拇指伸直,其他四指半握成空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节指背对准患者的皮肤。肘关节弯曲20°-40°,前臂主动用力,不用无旋前圆肌参与,只做推拉摆动,带动腕关节做没有尺侧和桡侧偏移的屈伸运动,使四指的第一节指背、掌指关节背侧、指间关节背侧作为滚动的力点,在患处持续不断地滚动。
【动作要领】
1、肩关节松弛下垂,肘关节自然下垂,肘关节弯曲120°-140°,上臂中部离开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松弛,手指自然弯曲,不能太弯或太直。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的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到极限时屈腕约80°,回到极限时伸腕约40°)。
3、法对皮肤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和回时的力度比例为3:1,即“三回一”。
4、手法的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贴住患者的皮肤滚动,不能拖拽或手背离开皮肤而空转,同时要尽量避免掌指关节的骨突部位和脊椎的棘突或其他部位的关节的骨突部位发生剧烈碰撞。
2、操作时有时会出现腕关节的屈伸幅度不够,导致手背的接触面积减少,使手法的刺激过于刚硬,不够柔和,应尽量增加腕关节的屈伸幅度。同时,要控制好腕关节的屈伸运动,避免出现折刀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