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转载】心脏急症经典方:炙甘草汤方证解析

经方传世

心脏急症经典方

炙甘草汤方证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C)是由嗜心肌性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或Echo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临床治疗AVMC的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治疗重点是抗病毒并防止病毒感染持续存在。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会猝死。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西医尚对AVMC的治疗无特效方法,多以充分休息,对症治疗为主。但是治疗不彻底可以导致扩张型心肌病,进而导致心力衰竭,诱发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增加了后续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

治疗现状
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按其症候,其大概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中医经典名方炙甘草汤正是治疗以“心动悸,脉结代”为主要表现的诸心脏急性病症之有效方剂,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记“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现代临床及基础研究亦证实了炙甘草汤在治疗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有效性。但是历来中医典籍对炙甘草汤之方证记述简略,临床上难以把握,导致医生在临床上难以抓住应用指征,致此经典名方未被广泛应用,今笔者试从汉唐所论、方证分析及病案举例来探究炙甘草汤的应用指征,为临床应用此方剂提供参考。

CHAPTER 01

汉唐医籍所论

·《伤寒论 》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外台秘要方》: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

·《备急千金要方》:“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冬半升(去心),麻子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CHAPTER 02

方证分析

炙甘草汤方共9味药,其中温药占5味,寒凉的仅生地与麦冬二者,但用量殊重,并重用甘草,体现了炙甘草汤方阴阳并补、气血同治的特点。炙甘草汤由症候与方剂分析可知,其适用于里证,阳证,虚证,寒热不显,兼有津血不足,但不兼有瘀血、水毒及食毒。于症候而言,炙甘草汤证可见症候为:心悸、心慌、自觉心跳的明显、失眠、咳嗽、口腔溃疡、肌肤干燥、易汗出、体力差、精神不振、大便干燥,舌淡红或红,薄白苔或无苔,脉结代、脉微、脉缓弱等。排除的症候为舌老红、有厚苔、脉有力。

此外,临床应用时亦可兼有表证,或者说患者虽有表证,然并见脉结代,心动悸之症状者,若心悸动严重则先以治此,次治表证,或表证与此证同治为宜,否则当先解表。

此外,由《伤寒论》、《金匮要略》、《外台秘要方》、《备急千金要方》中文字可知,炙甘草汤所主之症状偏于虚性症状,于患者体质而言则为虚弱型,表现为身体瘦弱,面色偏萎黄,肌肤柔软,容易出汗,食欲不振,眠差等疲劳消耗性症状者,因此炙甘草汤是一首具有强壮补益作用的方剂,具治疗心律失常、咳嗽之效。黄煌在《经方使用手册》中提到此方是“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和急症用方,经典的滋阴方,适用于以羸瘦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除此之外,笔者于临床中发现此方加附片、补骨脂等药物,即可具有强壮阴阳两方面的作用,即可用于阴证见上述症状或阴证见关节痹痛者,效果优良。

CHAPTER 03

病案举隅

1、陈某,女,25岁。诉10余天前曾患感冒,体温38.5℃,头痛,流清涕,咽喉痛.伴心慌、惊悸症状。自服抗生素、小柴胡颗粒等药物无效,继而感觉胸闷憋气、盗汗、夜寐不安。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医院嘱其卧床休息一月,患者觉时间太久不能接受,遂来诊。诊见:咽痛,心悸,胸闷,汗出,口干,怕冷,眠差易醒,心率稍快,120次每分钟,小便黄,大便粘腻,舌尖红、苔淡黄略干,脉结代。

处方:炙甘草汤加茯苓,煅牡蛎,黄芩,共5剂。

回访:患者服药三剂后,咽痛、心悸、胸闷诸证好转,但仍怕冷怕风吹。

二诊:患者服药后,自觉心悸好转,胸闷减轻,盗汗明显减少.诊见结代脉减少,但患者仍有汗出、怕冷,心率85次每分钟,舌略红润,苔白。脉结代。

因此,处方炙甘草汤加附子,茯苓,煅牡蛎,共5剂。

回访:三剂后回访,患者已无不适,嘱其自行去附近医院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后经患者反馈,心功能一切正常,患者遂开始工作,至今未有异常。

★ ★ ★

2.王某女,34岁。体格瘦弱,肤色偏黄,精神疲惫,声音低弱。主诉食不下,眠差,入睡难。证见月经尚正常,易腹泻,怕冷,手脚凉,有时心悸,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舌淡红明亮,脉细弱,叁伍不调。

处方:炙甘草汤去麻子仁加淡附片、酸枣仁、煅牡蛎、补骨脂、茯苓,6剂。

回访:服药第2剂后,觉睡眠大幅度好转。服完第4剂,胃口好转,睡眠基本正常,腹泻无,不怕冷,心慌未发生,电话中患者表示惊奇与喜悦。6剂服完,患者上述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已无异常。

★ ★ ★

3.某女,60岁。体格偏瘦,肤色不荣。主诉口腔溃疡,有热感,口中咸。证见二便正常,怕冷,汗多。眠可。慢性咽炎史。舌暗红,苔白。脉叁伍不调。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处方:炙甘草汤加补骨脂、淡附片、 茯苓,共6剂。

回访:患者服药三剂后,口腔溃疡未新生,旧溃疡开始收口,口中热气感与咸味大幅度减轻。6剂后,患者诉口腔溃疡痊愈,怕冷消失,汗出基本正常,未发生心悸症状。

CHAPTER 04

思考与讨论

由上述病案可见应用炙甘草汤,患者不必见心动悸但均见脉律的异常,或结代或叁伍不调不等。此外,炙甘草汤常应用于心律失常类疾病,但不仅仅应用于此类疾病,诸如心肌炎、口腔溃疡,痹症,贫血,失眠,肺结核等见有炙甘草汤方证者均可用之。因炙甘草汤中有生地,且剂量较大,故在应用时当遵循仲景之说加用白酒煎,否则多有致腹泻之弊,白酒还可以辛温通脉,亦为方中重要药物;麻子仁则含有油脂,本有腹泻患者用之时则多代以枸杞子,效果亦无影响。此外,若心律失常严重伴见神经、胃肠症候者,可加用甘松治之。

_
参考文献:

1.刘旭;刘鹏.炙甘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06):977-979.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指导老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

李荣主任医师

赞(0)
修元健康网 » 【转载】心脏急症经典方:炙甘草汤方证解析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