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修元养生网

橘枳姜汤治疗胃胀医案

橘枳姜汤治疗胃胀医案

橘枳姜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胃胀,大便不畅。方由橘皮、枳实、生姜组成。常用于治疗胸胁满闷,腹胀满,饮食不下,食滞胃脘等症。方中以橘皮宽胸理气而开胃;枳实、生姜消痞散结而通腑利气;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方中以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主药。若脘腹痞闷甚,喜揉按而不硬满者;食后腹胀甚,口苦而不愿饮食者;饮食不下,胸脘胀满,恶心欲呕者;胸脘痞闷,嗳气频频及胃痛者。

  • 一、医案

    女,53岁,已婚,2015年7月6日初诊。 患者于3月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胃胀,遂加重至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后转至某中医医院治疗。 患者2周前因工作压力大及熬夜造成胃胀,胀痛难忍,遂服胃康灵及吗丁啉等西药。药后胀痛稍减,但未见好转。 患者服用西药后症状未见好转(具体不详)。 刻诊:胃脘部胀满疼痛,食欲减退,遇食即胀,夜间尤甚。舌暗红少苔;脉弦滑。 中医诊断:胃脘痛、胃胀;中医辨证:气滞血瘀。 治以理气活血行气止痛为主治其病。 处方:枳实10克、陈皮15克、炙甘草10克、姜半夏10克、炒枳壳10克、制香附10克、炒白芍20克、炒山楂15克、炒白芍10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5剂后症状消失,胃脘痛减明显(具体不详)。

  • 二、评析

    本例患者,以胃脘胀满,嗳气频频为主诉。症见恶心欲呕,胸胁胀满,腹中痞闷,嗳气频频,纳呆食少,大便不畅。据患者所述,多年来常有腹胀之感。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弦细数。其发病多因情志不遂而郁怒伤肝;或饮食失节,脾胃受损。《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病”;《难经·三十七难》云:“五脏为病……饮食不节则伤脾”。本案中,患者以胃脘胀满为主诉,胸胁胀满亦是脾胃虚弱、气机失常之症表现。方中橘皮、枳实行气宽胸疏肝解郁;生姜辛温发散之力强;甘草调和诸药而健脾益气。本方取其“橘枳姜汤”之意。故治以理气宽胸消痞为主。方中之甘草兼有调和诸药之功;橘皮、枳实、生姜皆为理气消痞之品,且能和胃宽胸消痞;枳实与橘皮同用,有引药入中焦通腑气化之效;甘草以调和诸药为主,且能助药入中焦以通腑化积。

  • 三、拓展

    橘枳姜汤的主要治法为理气消痞、宽中开胃、理气止痛,即取其理气解郁、宽中开胃之功;配伍枳实、生姜,行气化痰消痞;配伍甘草,调和诸药。临床运用该方治疗胃胀不甚,脘腹痞闷,泛恶欲呕,大便不畅的患者。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辨证加减。若见胃脘痞闷,嗳气频作,呕吐酸水;或见脘腹饱胀,脘腹胀满疼痛,苔厚腻等症者可加用乌药、木香、香附以行气化痰;或见饮食停滞胃脘,腹中痛胀,嗳气频作,苔薄腻等者可加用陈皮、槟榔、厚朴、大腹皮以行气化痰;或见胸胁胀痛不舒者可加用柴胡以疏肝理气;若见胁痛嘈杂、腹胀腹痛如绞者,可加用吴茱萸以降逆和胃。 若有腹胀而喜按之症者,可加用山楂、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赞(1)
修元健康网 » 橘枳姜汤治疗胃胀医案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