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指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吸入被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而感染支原体。这种方式主要导致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性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性行为或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支原体。这种方式主要导致生殖支原体的感染,生殖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一般来说,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包括:
呼吸道、肺部的支原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咽喉痛、胸痛、气促等,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这种感染有时被称为“行走”的肺炎,因为症状较轻,不需要卧床休息或住院。但是,肺炎支原体有时也会导致更严重的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泌尿系统的支原体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伴稀薄分泌物,也可伴有发热。许多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没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盆腔炎、不孕、流产、早产、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等 。抗生素的选择、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感染的部位、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呼吸道、肺部的支原体感染需要7-14天的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的支原体感染需要7-10天的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吸烟、过度劳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性行为,定期复查,直到感染完全清除。如果有性伴侣,应建议性伴侣一同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以下措施:
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情况下,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采取安全性行为,如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定期进行性病检查等。
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遵守治疗规范,不要随意更换或停止药物,以免导致耐药或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