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冬日的北方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我们走在雪地里,欣赏着美丽的雪景,却不知道有一种眼病正悄悄地威胁着我们的视力,它就是“雪盲症”。
“雪盲症”是什么?
“雪盲症”也叫“日光眼炎”,是一种由于强烈的阳光反射在雪地上,经过眼睛的晶体聚焦到视网膜上,导致视网膜黄斑部受到热伤害而引起的急性光源性眼病。它会让人感到 双眼灼热、刺痛、流泪、畏光、结膜充血、眼睑抽搐、视物模糊等 症状;严重的话,角膜会出现大面积的上皮脱落,造成暂时性的失明,对眼睛的损害很大。
为什么会患上“雪盲症”?
在雪地里,阳光的紫外线会被雪反射出来,增加了5%~6%。这些紫外线会被眼睛的角膜吸收,就像电光一样刺激眼睛,造成眼炎的症状。
在南极广阔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积雪凹陷,像是探照灯的反光镜。在这样的地方,雪面会发出白光,这种白光比普通的雪光更加强烈和集中。
在一般的情况下,雪面不会像镜子一样直接把阳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而是通过雪面的散射影响眼睛。如果人眼长时间受到这种散射光的影响,也会患上雪盲症。
所以,有时候即使是阴天,如果不戴墨镜在雪地里玩或工作,眼睛也会暂时看不见东西。
怎么预防“雪盲症”?
在雪地里的孩子、工人、司机、旅客等,都要注意预防“雪盲症”。
在雪地里走或干活时,要 戴上太阳镜或有色的护目镜 ,以减少雪光和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眼睛的刺激,不要直接看雪,墨镜要选择包装上有“100%防紫外线”、“UV400”“防紫外线”等字样的。如果戴的是劣质的墨镜,会让瞳孔放大,让更多的紫外线进入眼睛,比不戴墨镜还要危险。
如果戴了太阳镜或护目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把眼睛眯起来,减少光线的进入,降低雪光的刺激。
雪后出门前后,可以吃一些维生素 A 胶囊或鱼肝油、维生素 E 、复合维生素,来保护眼睛的健康。
如果患了“雪盲症”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有“雪盲症”的症状,要马上到暗处去,用冷开水或药水清洗眼睛,然后用眼罩或干净的手帕、纱布等轻轻盖住眼睛,尽量闭眼休息, “雪盲症”一般需要5—7天才能恢复。
如果症状很严重,要立刻去医院看医生,特别是有过“雪盲症”史的患者,如果不注意保护,会再次患上“雪盲症”,而且症状会更加严重,所以一定不能大意,多次患上雪盲症,会让人的视力逐渐下降,导致长期的眼病,甚至永久失明。
最后,送给大家一张北医三院今天的腊梅花的照片~
文 | 眼科 周吉超、马丹
音频 | 周吉超
音频剪辑、摄 | 魏威
编辑 |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