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注重“食疗”,也经常听闻一些“饮食禁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发物”。
尤其是在身体不适、有伤口的时候,我们经常被告知“这个是发物,不能吃”。据说,吃了发物,会导致伤口难以愈合,疾病恶化!这是真的吗?
“发物”到底是什么?
其实,现代医学中并没有“发物”这个概念,“发物”是中医的一个术语——指那些能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的食物,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或新病发生的,都叫做“发物”,而且这些都是前人根据实践经验归纳出来的。
比如,有的人吃了鱼虾,就会出现皮肤发痒、起疹子的过敏反应,于是就把鱼虾认为是发物;有的人吃了荔枝、橘子,就会感到喉咙干燥、疼痛,于是就把这些水果也算作发物。
1 现代营养学如何解释“发物”的原理
虽然现代医学中没有“发物”这个词,但是我们可以用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发物”的原理:
一些动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动物激素,即使经过烹饪,其合成激素的基础物质仍然存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人体内的某些功能或代谢,对内分泌或血管、神经系统产生刺激或兴奋的作用。
许多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畜禽、鱼类、海鲜、蛋、奶以及某些蔬菜、水果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成为过敏源,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辣椒、葱、蒜等容易引发炎症,使伤口更难愈合。
科学、辩证地看待“发物”
“发物”的种类很多,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饮食的各个方面。如果盲目地忌食,反而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中医强调辩证,发物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对于“发物”是否要忌食,通常要根据个人、病情、治疗的不同而定。
01 根据个人而定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食物是发物;只有在生病的时候,那些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复发的食物才是发物。
另外,还要根据体质的不同而定,比如梨能滋润干燥,但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来说,它的性凉,是一种冷积发物。
02 根据病情而定
腹泻、便秘、胃肠功能差的患者,葱、姜、蒜等辛辣的食物,以及糯米、油炸食品、烧烤等难消化的食物都是“发物”;
过敏的患者(如荨麻疹、湿疹),海鲜、鱼、虾、蟹、鸡蛋等食物都可能是“发物”;
痛风的患者,更要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海鲜、豆类、紫菜、香菇等等……
03 根据治疗而定
术后患者气血不足,不宜吃烟酒、腥燥、生冷的食物;
服用中药的人要注意药食相克,比如人参不能和萝卜一起吃,半夏不能和羊肉一起吃等等。
正确使用“发物”也能防病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过:“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这就是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发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能根据发物的作用,适当地使用,也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01 发热之物——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温热、辛辣的食物,容易助热上火。
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吃,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经常手脚冰凉的寒性体质的人吃了却有益处。
02 发冷积之物——适合阳虚内热的人
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等性凉的食物,容易损伤人体阳气。
对于脾胃虚寒、寒症体质的人不宜多吃,但是对于阳虚内热的人,冷积发物是很好的清热方法,特别是在夏天。
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量,以免伤害阳气。
03 发动血之物——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能伤络动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皮等,容易引起出血或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