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有些人你却不幸遇到了。我就是后者,二十多年前,我就遇到了一种让我目瞪口呆的人,他们的行为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随着我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我的心态也在变化,从最初的嘲笑到后来的同情,再到现在的淡然,这种人就是所谓的“民科”。
“民科”是指那些自称为民间科学家的人,他们热衷于探索科学问题,但他们的观点常常与主流科学相悖,甚至荒诞不经,他们很少受到社会的关注,除非他们偶尔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人惊讶不已,比如最近火爆网络的燕山大学李子丰。
做科学研究的人都会在专业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民科却不发论文,他们只发帖子,而且是长篇大论的帖子。
做科学研究的人都会遵守科学研究的规则,提出假设、接受评审、回应质疑,民科却不遵守规则,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是向真正的科学家挑战。
多年前,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激起了民间研究数学的热情,直接的结果就是中科院数学所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信件多得用麻袋装,这个数学问题太火爆了,以至于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哥猜”。
一开始,研究员们还会认真地查看信件,发现绝大部分的证明者根本不懂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使用的证明方法也非常简单,明显只有初中数学水平,证明过程逻辑混乱,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循环论证。
研究员写了回信,指出明显的错误,收到信的人居然跑到北京来质问,研究员当面给他说明循环论证的错误,民科气愤地反驳,因为他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循环论证。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如果你是那个研究员,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是垮掉的。
最后,研究员只好认输,说自己水平不够,理解不了民科的高深证明,因为如果不这样,就没法摆脱他。
有的民科不止找一个研究员,每次都是研究员们败下阵来,曾有民科在论坛上说自己横扫中科院数学所,网友说他在吹牛,我说他没在吹牛,他真的横扫了。
研究员们渐渐就不理会民科的信件了,但他们会上门找你,骂你是官僚机构,打压民间科学,这该怎么办呢?中科院数学所想了一个办法,只要信件中的“哥猜”证明有两个数学教授的签名,他们就会看,没有就不看。
这样一来,就把麻烦扔给了全国的数学教授,我有一个数学教授的朋友就向我抱怨过,说接待民科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气,不能轻视或者激怒对方,最后弄得自己头疼。
再有民科来找,教授就推说不方便,让自己的博士生去接待,博士生也很聪明,约在11点半,想借口吃饭就结束。民科不容易找到一个人,怎么会轻易放过,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走,最后博士生只好请他一起吃饭。
这样一来一去,教授就被搞得很烦,传达室打电话说有访客,听说是以前来过的民科就躲起来。躲起来也有躲起来的办法,民科就在学校门口坐着,举着事先准备好的横幅,上面写着什么重大科学发现被埋没之类的话。
学校的管理人员对此也很无奈,不能完全不管,也不能强行驱赶,万一出了什么事,学校也要负责,到了吃饭的时间,就会派保安偷偷给他送饭。
参加学术会议是要受邀请的,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民科听说了会议的消息,就非要参加,甚至要发言,这就给组织者造成了困难,如果直接拒绝,就会被说成是打压,有时不得不给民科安排一个发言的机会。
专家一开口,就能看出水平,民科的特点很明显,说了几句话,学者们就明白了,于是就开始看手机休息,他讲完了,大家会礼貌地鼓掌,但没有一个人提问交流,然后赶紧进入下一个议题,这是我亲眼所见的。
你一定会问,难道就没有教授当面指出民科的无知吗?据我所知,还真没有,不是因为教授性格好素养高,其实教授在对话时也经常会暗示或者挖苦,但这通常发生在实力相当的学术对手之间,因为胜负关系着自己的学术地位,嘴上可不能软弱。